一位從歐洲旅游回來的朋友,興高采烈地說:“我在大西洋岸邊,古老西班牙國一座沿海小島的風景點上,一家五金工量具小商店里,驚喜地看到了琳瑯滿目的成套的‘長城牌’鋼卷尺等工量具。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無比自豪。”當海爾、格力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開始走出國門,讓世界了解中國實力的時候,長城精工以民族品牌的形象樹立了中國五金行業在世界五金領域的地位。 品牌作為一個外來詞匯,對于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五金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大家遵循的依然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老運作模式。長城精工卻很早就認識到,品牌屬于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最有價值的財產之一,隨著社會環境的越來越復雜,人們面臨的選擇會越來越多,此時強勢品牌的價值是無限,它可以簡化顧客決策,減少風險。因而,創造可以履行承諾的強勢品牌,以及長期保持和強化品牌能力就成為長城精工自創建之日起就始終堅持的原則。長城精工董事長朱文江說;“辦企業必須走品牌之路,沒有公眾和市場認可著名品牌的企業,就像一個天生麗質的仕女,沒有絢麗奪目的華服,不可能進入主流社會和社交場合。但品牌建設并不像做一套華麗的服裝那么簡單,她將是一個漫長的、復雜的過程,像國外一些著名品牌的形成,很多是經過了上百年的艱苦奮斗。” 在市場中確立企業形象和品牌的一個關鍵前提就是辨識出企業能有效的為之服務且最具吸引力的目標市場,針對目標市場,企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和技術優勢,進而獲得最佳的經營業績。在長城精工創立之初,全國有20多家卷尺廠,其中最大的是上海卷尺廠,它們幾乎壟斷了全國的鋼卷尺市場。通過分析市場形勢,長城精工認識到要打開市場,上海一戰必不可少,近而確立了“主攻上海,輻射全國”的“以點帶面”式市場營銷策略。
|